颈源性高血压:藏在脖子里的血压"杀手"!


你是否经常感到头晕、头痛,
甚至伴有恶心、耳鸣?
你是否血压居高不下,
吃了降压药效果也不明显?
小心!这可能是颈源性高血压在作祟!
什么是颈源性高血压?
颈源性高血压,顾名思义,就是由于颈背部病变引起的高血压。它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病的一种,常常被忽视或误诊。
我们的脖子,看似不起眼,却“暗藏玄机”。颈椎周围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动脉叫做颈椎动脉,它负责为大脑供血。当颈椎出现病变,例如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等,就会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和周围的交感神经,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进而引发血压升高。

颈源性高血压有哪些症状?
除了血压升高,颈源性高血压还可能伴有以下症状:
颈部症状:颈肩部酸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会出现手指麻木、无力等症状。
头部症状:头晕、头痛(常表现为后枕部或头顶部胀痛)、恶心、呕吐、耳鸣、视力模糊等,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猝倒。
其他症状:心慌、胸闷、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如何诊断颈源性高血压?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颈源性高血压,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以下检查:
血压监测:监测血压变化,观察是否与颈部症状相关,例如低头、转头时血压升高,休息后血压下降。
颈椎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了解颈椎骨质、椎间盘、椎管等情况,明确是否存在颈椎病变。
椎动脉超声检查:评估椎动脉血流情况,观察是否存在椎动脉狭窄、痉挛等。
其他检查:如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电图(EEG)等,辅助评估脑部供血情况。
颈源性高血压如何治疗?
颈源性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标本兼治,既要控制血压,又要治疗颈椎病。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保守治疗
颈椎牵引: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压力。
理疗:如超短波、红外线、针灸、穴位放血疗法、超声波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按摩: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针灸: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缓解疼痛。
超氧治疗:消除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缓解症状。营养神经、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舒筋活络、镇静安神等综合治疗。
日常生活中低盐饮食、保钾利尿等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且颈椎病变严重压迫神经、血管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例如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颈椎后路减压术等。
哪些人容易患上颈源性高血压?
长期伏案工作者:如程序员、编辑、会计等,由于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容易导致颈椎劳损。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退行性病变的发生率增加。
有颈椎外伤史者:如车祸、跌倒等造成的颈部损伤。
睡眠姿势不良者:如喜欢睡高枕、趴着睡觉等。
如何预防颈源性高血压?
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电脑,保持头部正直,眼睛平视前方。
加强颈部锻炼:适当进行颈部活动,例如米字操、颈部拉伸等,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改善颈椎稳定性。
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高度要适中,一般以8-15厘米为宜,保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
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颈部受凉,夏天避免空调冷风直吹颈部,冬天外出时可以佩戴围巾。
定期体检: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者和中老年人,要定期进行颈椎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颈源性高血压并不可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关注颈部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