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科普】脑梗塞
脑梗塞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的脑血管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脑动脉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因素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而导致局灶脑梗塞,称为脑血栓形成。由身体其它部位的栓子脱落,如颅外动脉壁的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的血栓碎片或心脏的附壁血栓脱落的碎片或心脏瓣膜的赘生物脱落,进入脑循环,导致某一脑血管阻塞而形成局灶性脑死塞称为脑栓塞。
脑梗的前期症状有容易头晕、晕倒、四肢麻木无力、说话不清楚、视力模糊、精神疲劳。

图片来源于网络
脑梗的病因
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梗塞的机制主要包括血栓形成、动脉栓塞、载体动脉病变堵塞穿支动脉及低灌注。
心源性栓塞
心源性栓塞主要病因包括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脏瓣膜病、人工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脏黏液瘤等。
小动脉闭塞
主要为高血压引起的脑部小动脉玻璃样变、动脉硬化性病变及纤维素样坏死等。
少部分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引起。
小穿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及遗传性疾病等也可导致小穿支动脉闭塞。
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为边缘带小动脉缺血,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麻醉药过量、降压药使用不当、心脏手术合并低血压及严重脱水等。
脑梗塞有哪些诱发因素?
烟雾病是脑梗塞的高危病因。
患有某些基础疾病是该病的高危病因,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等。
中老年人更容易发病。
脑梗的治疗

脑梗死的治疗原则是:对大面积梗死应及时应用脱水剂,以清除脑水肿。对一般梗死灶则宜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钙拮抗剂、血管扩张剂,以防止再形成新的梗死以及加强侧支循环,以利于病灶的修复。急性期后应尽早开始神经功能的锻炼,降低致残率。
脑梗塞患者首先能要得到及时的治疗,在此基础上配合食疗,会有很大的收效,其饮食应注意给予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可给些新鲜蔬菜切成细末,水果压汁频服。如脑梗塞患者超过24小时不能进食者,可给鼻饲维持营养。
脑梗的急救
脑梗塞的家庭应急处理:
(1)病人应平卧休息,给予营养丰富、多维生素及易消化食物饮食。
(2)呕吐时,应将口腔内容物及时清除。
(3)保护瘫痪肢体,避免擦伤。
(4)多翻身和肢体早期作被动运动,以防肌挛缩和恢复肌力。
(5)尽早送往医院治疗。